首页 - 美术百科 - 凯绥·珂勒惠支

恭喜A摘一口袋星星词条创建成功 08:25:47

已收录1103个词条 已浏览13469人次 创建词条
凯绥·珂勒惠支-美术百科

凯绥·珂勒惠支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13469
最近更新:2024-04-17
创建者:Hello!陈先生!

凯绥·珂勒惠支
13469 0


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德国版画家,雕塑家。1867年7月8日生于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1945 年4月22日卒于德累斯顿 。早年在慕尼黑女子美术学校受教育时,就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想 ,一生旗帜鲜明地支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她的早期作品《织工反抗》、《起义》和《死神与妇女》、《李卜克内西》 、《战争》(组画)等,不仅以尖锐的形式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出来,而且唤醒人们反对侵略战争,要根除战争根源,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1927年应邀访问苏联,苏联的社会 建设大大鼓... (展开)舞了她 ,回国后创作的石版画《游行示威》、《团结就是力量》、《母与子》等,表明了她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新认识,艺术水平也达到一个新的境地。1933年希特勒上台,她虽然受到迫害,仍坚持作画。


  • 中文名: 凯绥·珂勒惠支
  • 外文名: Kaethe Kollwitz
  • 出生地: 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
  • 国籍: 德国
  • 逝世日期: 1945年
  • 毕业院校: 慕尼黑女子美术学校
  • 出生日期: 1867年
  • 职业: 版画家、雕塑家

艺术简介

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德国版画家,雕塑家。1867年7月8日生于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1945 年4月22日卒于德累斯顿 。早年在慕尼黑女子美术学校受教育时,就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想 ,一生旗帜鲜明地支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她的早期作品《织工反抗》、《起义》和《死神与妇女》、《李卜克内西》 、《战争》(组画)等,不仅以尖锐的形式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出来,而且唤醒人们反对侵略战争,要根除战争根源,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1927年应邀访问苏联,苏联的社会 建设大大鼓... (展开)舞了她 ,回国后创作的石版画《游行示威》、《团结就是力量》、《母与子》等,表明了她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新认识,艺术水平也达到一个新的境地。1933年希特勒上台,她虽然受到迫害,仍坚持作画。

艺术年表


1867年7月8日凯绥·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原名凯绥·勖密特(Käthe Schmidt),于出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

1884年开始在柏林艺术学院学习,后在慕尼黑继续深造。

1885-1886年师从斯滔发·培伦(Karl Stauffer Bern,1857-1891)。

1890年创作了第一批铜版画。

1891年与医生卡尔·珂勒惠支(Karl Kollwitz, 1863-1940)结婚。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她的小儿子彼得被征入伍后在比利时阵亡,年仅18岁。

1919年师从恩斯特·巴拉赫(Ernst Balah, 1870-1938)开始学习木版画。

1921年珂勒惠支的长孙出生。他的父母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去世的珂勒惠支的小儿子彼得,为他们的孩子取了同样的名字。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她被取消了普鲁士学院院士的荣誉称号,并禁止她的作品参加任何展览。

1942年,珂勒惠支的长孙彼得在东部战线靠近勒热夫的地方阵亡。同年,她发表了最后一幅木版画《不要把收获的粮食磨成粉》。

1945年4月22日,在战争即将结束的前几天,珂勒惠支在莫里茨堡去世。9月,她被安葬于柏林。

对中国版画的影响


凯绥·珂勒惠支是现代美术史上最早以自己的作品反映无产阶级生活和斗争的版画家之一,在我国革命美术运动中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不少中国进步木刻青年,无论是创作思想或是表现技法,都受到过珂勒惠支的影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当时产生与发展于上海的中国新兴木刻版画,那时的上海,进步的美术青年,在政治上随时随地会遭到迫害,在创作上又受着资产阶级艺术的冲击。承受着政治上、创作上和生活上的多重压迫,处境虽然困难,他们在以珂勒惠支为代表的艺术精神和艺术风格的指引与影响下坚持奋斗,以刻刀为武器不断创作,不断开展进步木刻运动,使得新兴木刻版画成为了中国木刻第一次真正的吸收了西方的风格,从而改变了中国木刻版画历史的进程,正如鲁迅所说:“中国木刻图画, 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但现在的新木刻,却和历史不相干。”在这一重大的变革中,直接最先深受其风格影响的是身处上海这个中国新兴木刻的发源地与最前沿的版画家们,他们是:陈铁耕、胡一川、黄新波、力群、江丰、陈烟桥、王琦、刘岘、杨可扬、朱宣咸、马达、郑野夫、李桦、荒烟、王树艺、周金海、陈葆真、王紫萍、曹白、林夫、何白涛、吴渤、丁正献、邵克萍、余白墅等。中国曾出版过她的版画集、开过她的画展,可以说,我国老一辈的版画家都间接地成了她的学生。直到今天,在他们的每一幅作品中,都能明白无误地辨认出珂勒惠支鲜明风格的刀法和造型等。

把珂勒惠支版画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个人是鲁迅。

中国出版的第一本《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是1936年5月由鲁迅自费以三闲书屋名义出版的。这是中德人民文化交流的一件纪念品。

这本书不但内容精彩,就是装帧也早为出版界盛称。它由鲁迅编印并自行设计封面,为4开本,前有茅盾译亚格纳斯·史沫德黎序文,内收版画21幅,其中石版画7幅、铜版画14幅。此外,在《序》中还附有3幅黑白木刻。这些版画一部分采自原拓本,一部分从德国艺术护卫社画帖中选取。21幅画系在北平故宫博物院的印刷厂,用珂罗版、宣纸精印,线装包角、磁青纸封面上粘有鲁迅手书的题签,显得质朴大方,清新悦目。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是鲁迅生前亲自编选的最后一本版画集,自病前病后,前后经年。原定1936年5月出版,中途因鲁迅病势转剧,一度工作停顿。至7月间,健康转佳,在酷暑中,鲁迅和许广平一起在地席上,一页页地将印刷好的宣纸,排正次序,衬添夹层,然后送到印刷所,以中国民族传统的线装装订成册。

这本版画选集限于财力,又要求印得精美,可以作为艺术学徒的范本,所以只印了103部,其中40部为赠送本,30部在国外发售,在国内仅售了33部。已很难觅到这个珍贵的版本。鲁迅希望能够翻印此书,在画册扉页上印着:"有人翻印,功德无量"。1936年10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根据初版本,用铜版纸缩小重印了该书。分精装、平装两种版本,都为16开本,其中精装印了500本、平装印了1000本。至此该书便广为流传,为艺林所推崇。

文档来源:中国美术馆

词条图集

  • 版画作品13

  • 自画像5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百科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百科网的价值判断。美术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artpc.cn。

京ICP备2023019024号-1 Copyright 2018-2028

ARTPC.CN版权所有

隐私政策     使用者协议